游戏障碍防治专家共识(2019版)发布:游戏成瘾是一种病!

    来源:搜狐健康    发布时间:2019-08-23 10:17    编辑:山茶     浏览量:

我国多项相关调查研究显示,游戏相关问题患病率为3.5%~17%。综合既往相关研究结果,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5%,且保持相对稳定。不久前,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《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》(简称ICD-11)。其中,将 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,纳入 成瘾行为所

我国多项相关调查研究显示,游戏相关问题患病率为3.5%~17%。综合既往相关研究结果,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5%,且保持相对稳定。不久前,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《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》(简称ICD-11)。其中,将“ 游戏障碍”作为新增疾病,纳入“ 成瘾行为所致障碍”疾病单元中。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专家对游戏障碍的定义、临床特征、评估、诊断、治疗、康复等进行系统梳理,达成了专家共识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一新增疾病呢?

游戏障碍核心特征:对游戏失去控制,强行停止会情绪失控

游戏障碍是一种成瘾性疾病。游戏是正常行为,但游戏过度可导致游戏障碍。根据《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》(以下简称ICD-11)定义,游戏障碍是指一种持续或反复地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,表现为游戏行为失控,游戏成为生活中优先行为,不顾不良后果继续游戏行为,并持续较长时间。

专家共识指出,游戏障碍的主要特征是,在玩游戏的频率、强度、时长、开始和结束,以及游戏情景上缺乏自制力;将玩游戏的优先性排在其他生活兴趣与日常作息行为之上;在过度游戏导致负面影响后,仍旧会继续甚至加大玩游戏的力度;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 个月。

游戏障碍可导致躯体问题、精神行为问题及社会功能损害。躯体问题包括睡眠不足、昼夜节律紊乱、营养不良、胃溃疡、癫痫发作等,严重者可因久坐形成下肢静脉栓塞,甚至引发肺栓塞而猝死;精神行为问题包括易怒、焦虑、攻击言行、抑郁、负罪感等;社会功能损害包括拒绝上学和社交活动,家庭冲突增多,重要关系丧失,学业成就、职业绩效受损等。

儿童青少年高发:父母不沉溺于电子游戏是最好的预防

良好的亲子关系、丰富的日常活动、科学适度的体育锻炼、健康的上网习惯,能够降低游戏障碍风险。

共识指出,游戏障碍高发于儿童青少年群体,从娱乐性游戏行为发展成为游戏障碍有一定过程,针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,可以显著减少游戏障碍发病率及疾病负担。游戏障碍多出现在儿童青少年中。父母不沉溺于网络及电子游戏,是对儿童青少年最好的预防,而且越早预防越好。

对于预防游戏障碍的预防也有三级预防体系,包括普遍性预防、针对性预防、早期发现及治疗。普遍性预防是对公众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工作。针对性预防是对于儿童青少年等易患游戏障碍的高危人群,在个体层面及所处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环境等重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能的科普宣传工作。早期发现与治疗,首先要提高儿童青少年、家长与学校早期识别游戏障碍的能力,对可疑的游戏障碍患者,指导其及家属及时就诊。

玩游戏不等于游戏障碍:只有一小部分人属游戏障碍疾病

长时间以来,人们对游戏成瘾的界定和判断较为模糊,一些“ 妖魔化”网络游戏的声音乃至报道屡屡出现,一度引发家长的社会焦虑。根据游戏障碍的判断特征,此前人们说的大部分游戏成瘾行为并不能被列入疾病范畴。研究也表明,在参与数字或视频游戏活动的人中,只有一小部分人受游戏障碍影响。

网络游戏具有多媒体、交互、社交等特点所营造的沉浸式体验特征,加上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差,家长监管和学校教育不到位、方法不得当等原因,所以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青少年游戏成瘾问题。但是适度玩游戏还是需要理性看待的,而不应该被妖魔化。

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胜枝在文章中介绍,游戏本身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文化行为。德国哲学家席勒把游戏看作是防止人性分裂的治愈手段,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真实体现,适度的游戏对健康是有益处的。

游戏障碍可干预但易复发:应及时寻求正规治疗

游戏障碍会严重损耗学习、工作、生活、社交等,应及时去正规专业机构求助。

共识指出,目前没有权威的游戏障碍治疗指南,但近年有不少关于游戏障碍治疗及干预的研究或临床实践提示,将社会心理干预、药物治疗、处理共病等结合的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游戏障碍患者预后。

游戏障碍可以有效干预,但易复发,所以需要医疗卫生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及监督。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sohu.com/a/335781337_243428?spm=smpc.tag-page.feed.1.1566526602478ByM7Sqv
江苏苏讯网客服:025-66066100
【责任编辑:陆超】

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江苏苏讯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,请致电025-66066100 66066101,联系邮箱:724922822@qq.com。

分享到: